腹泻艾灸哪个部位图解
温经祛寒,平和阴阳,调理气血。
【命门】位于腰部,在后正中线上,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。
【关元】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(4横指宽)处。
【气海】气海穴位于肚脐正下方1.5寸(比大拇指稍宽)处。
【神阙】位于肚脐正中。
艾条,打火机1、此穴施灸时需两人配合,宜采用温和灸。被施灸者俯卧,施灸者取坐或站位,手执点燃的艾条,对准此穴位,在距皮肤1.5〜3厘米处施灸。每日灸1次,每次灸3〜15分钟,灸至皮肤产 生红晕为止。
2、此穴需两人配合施灸:宜采用回旋灸的方法。施灸时,被施灸者仰卧,施灸者站或坐于一旁,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,距离皮肤1.5〜3厘米处施灸,左右方向平 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。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、舒适为度。每日灸1次,每次灸5〜15分钟,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。
3、此穴需两人配合施灸,可采用回旋灸的方法。施灸时,被施灸者仰卧,施灸者 站或坐于一旁,手执点燃的艾灸,距离皮肤1.5〜3厘米处施灸,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施灸。每日灸1次,每次灸5〜15分钟,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。
4、宜采用温和灸。被施灸者仰卧,施灸者站于一旁,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,距离皮肤1.5〜3厘米处施灸。每日灸1〜2次,每次灸10〜15分钟,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。
腹泻艾灸穴位
腹泻相关治疗图解
相关方剂
健脾和胃,生津止泻。
温中固肠,健脾止泻。
补气健脾,和胃生津。
相关偏方
婴幼儿秋季腹泻。
腹泻每日6~10余次不等,多为黄绿色的水样便,排除器质性病变者。
收敛止泻。适用于经年腹泻不愈。
敛肠止泻。适用于久泻不愈。
收敛止泻。适用于久泻不止。
健脾养胃,固肠止泻。适用于腹泻。
收敛止泻。适用于五更泻及伤食腹泻。
收敛止泻。适用于受寒引起的腹泻。
收敛,抑菌,止泻。适用于大便滑脱不禁。
收敛止泻。适用于真菌性肠炎所致腹泻效果较好。